henanyuwang.cn 昆山網站建設 昆山網絡公司 昆山網站制作
第一步:萌芽
互聯網產業的不斷發展壯大,不斷造就新的商業機會。每當這些機會嶄露頭角,就會被嗅覺靈敏的人發現并加以利用。中國的互聯網發展整體落后于國外,所以商業模式大多從國外引進,再加以本土化。有早年從國外引進的IM,搜索,C2C,也有近年流行的團購,微博。
第二步:壯大
一個模式的出現,并不等于市場的成熟。從出現到成熟,往往要經過一段發展期,快的只需要幾個月(比如團購),慢的卻要等上七八年(比如B2C)。在這期間,很多最早發現機會的網站會因為無法維持而倒下,也會有更多相近的網站如雨后春筍般的冒出來。等到市場接近成熟,同類網站數會出現一次大井噴,瞬間增加幾百倍,甚至上千倍。就在此時資本的大量介入,使競爭變得異常激勵。
第三步:圈地
市場已經成熟,人們眼里看到的都是成功以后白花花的銀子。于是群雄爭霸的局面就出現了,大大小小的網站們,有錢的砸錢,沒錢的出力,都想占有一塊兒市場。但市場經濟是不會共產的,于是就開始了圈地。這一時期,網站要想生存發展,最需要的就是巨額的資金,這是風險投資就像天使一般來雪中送炭了。有了錢,大家誰也不含糊,再也不管什么利潤率,唯一的目的就是擴張圈地!
擴張!明天我們要把市場份額占到50%!
擴張!明天我們要把公司的300人變成2000人!
第四步:洗牌
市場只夠養活100個人,但是有1000個人想以此為生,那么自然就要洗牌。對于失敗的網站,用風險投資壘起來的大廈將在瞬間倒掉,數億資金瞬間變為泡沫,數百員工也將面臨失業。原因有太多種,比如資金鏈斷裂,管理不善,產品服務拖后腿,沒搞好政府公關等等,但結果只有一個,他們都失敗了。
成功的只有極少數,一個領域往往是一家兩家,比如C2C的淘寶,B2B的阿里巴巴、慧聰,IM的騰訊,SNS的人人網,搜索的百度等等,紛紛坐穩了頭把交椅,從此開始大賺特賺,不再留給其他網站任何翻盤的機會。最后說自己整理相關資料時發現的兩個問題,希望對于創業的站長朋友們能有所幫助。
1.靠螃蟹賺錢的,十有八九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。要想從發現商機堅持到最后成功,資金、管理、產品、運營那步錯了都不行。做微博的飯否,做搜索的雅虎,做C2C的易趣等等都倒在路上。
2.洗完牌以后,再想超越龍頭老大比登天還難,至少在中國的互聯網大領域還真沒出現過。